摘要:本文介绍了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商金凤提出的关于学生“隐性辍学”问题的观点。商金凤指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好以及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导致了部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出现“人在心不在”的状态。这种状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社会关注。商金凤提出建立“有差异无差生”的评价观,重塑教育生态,实现从注重分数到注重人的转变,营造一个包容多元的教育评价机制,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在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校长商金凤看来,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其学习动力、学习习惯以及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她发现一些学生出现了“人在心不在”的状态,即隐性辍学。这种状态使得学生远离了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商金凤认为社会,尤其是学校,应该建立起“有差异无差生”的评价观。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将学生划分为优秀生、普通生和差生,这种划分可能会让一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学习动力。因此,商金凤主张改变评价观念,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金凤强调了教育生态的重塑。她认为,学校需要将“育分”向“育人”转变,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个人发展。为此,学校需要建立一个包容多元的综合教育评价机制,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和潜能进行评价,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商金凤还建议将“隐性辍学率”纳入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辍学问题。这样可以促进学校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
总之,商金凤提出了建立“有差异无差生”的教育评价观的观点,强调了重塑教育生态的重要性。她认为,只有注重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教学的提高。这一观点值得全社会特别是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关注和探索。